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炎炎夏日,走進集虹苑小區,草木茂盛,綠樹成蔭,蜿蜒的步行道曲徑通幽,道路兩側分布著一個個小型的雨水花園,滿眼都是大自然的氣息。去年集虹苑小區在改造中加入“海綿”元素,讓道路會“呼吸”,花園能“喝水”,居民們交口稱贊“下雨人行道都干蹦蹦兒了!”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集虹苑小區(含集虹苑、高虹苑)建成時間久遠,屬人口密集型老舊小區,為切實改善老舊小區居住品質,去年在對小區進行整治升級時,海綿化改造是其最大的亮色。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小區南側圍墻邊的透水健身綠道旁是一塊低洼綠地。居民金先生介紹,這是由空地改造成的雨水花園,既是綠道旁的景觀,下大雨還能形成一個小水塘,“周邊雨水匯聚在這里,避免了淹水,非常贊?!?/span>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“雨水花園”就是一個小型的調蓄池,在降雨時,收集一部分雨水,滲透一部分雨水,減少小區排水壓力,同時存蓄的雨水可用于園內植物生長需要。植物都是旱澇兩生的特殊植物,既能耐旱,又不怕濕。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除了“雨水花園”,“海綿元素”在集虹苑小區也隨處可見。附近的路面,多出了縱橫交錯的慢行步道。若將一瓶礦泉水灑在步道上,不出幾秒鐘就滲透得無影無蹤。這些步道均由彩色透水磚或透水混凝土鋪成,兼具柔韌與吸水,不僅走得舒適,也不易積水。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還有頗具特色的“生態停車位”,車位中央用上了植草磚、透水磚。下雨時,一部分雨水直接被車位下的植物和土壤吸收,若是雨下得很大,透水鋪裝一時來不及“喝掉”,多余的則由排水管輸送至附近的雨水花園。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休閑廣場地面采用了透水磚、透水混凝土、彩色透水混凝土等多種透水鋪裝,門前屋后都“見縫插針”鋪種綠植。經過“海綿”設計改造后的小區,不僅解決了雨天積水問題,更提升了老小區環境品質。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集虹苑小區將為后期城市老舊小區海綿建設“畫像”。目前,南京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正系統化全域推進,下階段將向80%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目標邁進。在海綿城市建設推進的過程中,老舊小區改造是其中重要的一環。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老城區道路和小區等建設年代早,人群集中,一旦發生積水和洪澇災害,會造成人身安全隱患和財產損失。今年南京市將積極推進老城區海綿化改造,在老舊小區改造名單中,選取多個小區,打造海綿示范小區,為全市其他老舊小區改造提供樣板。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此外,結合全市老舊小區改造,南京市正醞釀研究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設計導則,針對不同小區的改造類型、改造強度,實施不同的海綿建設。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老城海綿化改造根據不同的項目類型和改造條件,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。在道路方面,會考慮增加生態樹池、海綿化的雨水篦子等,有條件的在路外設生態植草溝。為掌握海綿城市建設成效,棲霞區住建局針對丁家莊保障房片區,搭建了一套海綿城市監控平臺,24小時采集丁家莊片區內的降雨和排放數據。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結合丁家莊的海綿系統,市級智慧海綿城市管理系統將啟動搭建。系統以排水分區為單位,建立集雨量、液位、流量、懸浮物、溫度于一體的在線監測網絡,把散落在全市的“海綿體”集成在一個平臺上,讓數據評判南京的“海綿”成色。
![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 南京:探索老城海綿化改造新路徑,打造多個海綿示范小區]()
目前,南京已進入汛期,對城市防洪排澇能力的考驗也開始了。海綿城市建設是解決城市內澇的利器,南京市將加快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、建立健全設施維護管養機制、搭建智慧管理平臺,實現城市自然調蓄和自然涵養。